一、活动目标
1.了解影子的成因以及影子的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。
2.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,观察力和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。
3.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,乐于探索。
二、活动准备
1.物质准备:光线较暗的教室,手电筒、玻璃片、透光纸、纸、布娃娃、剪刀、记录表格。
2.经验准备:幼儿对影子有了初步的认识,并已经知道有了光才有影子。
三、活动重难点
1.活动重点:了解影子成因,掌握影子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。
2.活动难点:动手操作实验探究。
四、活动过程
(一)导入部分——谜语导入
师:有个好朋友,天天跟我走;有时走在前,有时走在后;我和他说话,就是不开口。请小朋友们猜一猜,老师说的是什么?
(二)展开部分
1.引导幼儿回顾经验,了解影子的成因
(1)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经验,进行引导提问。
师: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?在什么地方没有影子?为什么会有影子?
小结: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,没有光的地方就没有影子——影子成因之一。
(2)幼儿进行实验,发现影子成因之二。
师:我们已经知道有光就有影子,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呢?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。
教师出示准备的各种材料,如手电筒、玻璃片、透光纸、纸、布娃娃、剪刀,指导幼儿
两人一组,用手电筒作为光源分别照射各种材料进行实验,并做好记录。(有影子的用“√”表示)教师做巡回指导。
实验结束后,引导幼儿交流实验结果,并思考讨论为什么纸、布娃娃、剪刀有影子,而玻璃片和透光纸没有影子。
小结:当光照在纸、布娃娃、剪刀等不透光的物体上时,就会产生影子;当光照射在玻璃片、透光纸这些透光的物体时,光线能直接透过去,就没有影子。
2.幼儿操作探索,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距离、位置有关
(1)操作验证,探索影子变化与光和物体距离位置的关系。
师: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了,那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平时看自己的影子时,有时大,有时小呢?让我们一起动动自己的小小手来做实验探究一下吧。幼儿两人一组,用手电筒做光源分别从远近不同距离、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,观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变化,并做好记录。教师做巡回指导。
(2)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实验成果
师:小朋友们得到结果是什么啊?咱们来总结一下。当手电筒距离布娃娃远的的时候,
影子怎么样?那近的时候呢?当手电筒在布娃娃上面很高的时候,布娃娃的影子怎么样?那
低处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?
教师小结:通过今天的活动,小朋友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了吗?除了要有光,还需要不透光的东西才会有影子。那影子的大小和光在什么位置是不是也有关系啊?光离物体近时,影子就大,离物体远时,影子就变小。光从低处照物体时,物体影子就大,从高处照时,物体影子就变小。
(三)活动结束
游戏结束:教师在暗室投放灯光,引导鼓励幼儿做各种造型的影子。
五、活动延伸
科学区提供各种卡纸剪的小动物、手电筒等,组织幼儿自己玩皮影,继续探究光与影的秘密。